2024/08/02

深山裏的遺跡(一)




//鄰居阿婆的房子就在碉樓旁邊,我跟她說,我想入碉樓參觀啊!她問:「你不怕嗎?」我說「我有頭燈!」我再問「裏面穩陣嗎?」她說「穩陣啊!」//

我生活的老房子,位於深山裏的小村落。村子裏大約有二十間房子,大部份是傳統的單層瓦頂泥磚屋,我租住的老房子和公家的禾堂則是兩層高。全村最高的建築物是位於祠堂旁邊的碉樓,一共四層樓高,過百歲的年紀,在外牆卻看不出她的風霜。

碉樓的設計與別不同,古色古香,很有特色。因為防禦功能,樓下三層的窗口都小小的,只有一條長縫。四樓的窗口相對較大,不過跟村子裏其他房子的窗戶比較仍是較小的。聽說從前有山賊入村時,村民會通通躲進碉樓裏,然後會在四樓往外丟石頭,讓山賊不能破門而入。

搬到深山以後,一直被碉樓的外觀吸引:四樓的正方形窗口活像碉樓的雙眼;四樓牆壁中心位置外掛著一個長方型空間,加上上面小小的窗戶活像碉樓的鼻子;三樓的小縫隙窗戶像鬍子;三角形的瓦磚屋頂則像帽子。碉樓四個方向的外觀略為不同,但同樣像在四面八方看顧著整條村莊和山林。

一直很想找機會進入碉樓好好參觀,可是雖然碉樓的大門長開,我卻不敢貿貿然走進去。因為村子裏常常沒有人,較常見面的鄰居阿伯夫妻也不是長住在村子裏,他們偶然回來耕作幾天又回到鎮上和兒子媳婦生活,因為他們要幫忙湊孫子。碉樓過百年歴史,萬一年久失修,我進去了樓梯地板木樑屋頂通通塌下來,我沒有出來怎麼辦?

另外,我始終初來報到,不確定是不是所有村民都認識我。間中有些村民會即日來回拜拜祖先之類,若果沒有人知道我進入了碉樓,然後他們聽見碉樓內有聲音……又或者,我以為村子無人,結果我進入碉樓後又聽到有聲音……總之,都是擇個良時吉日才拜訪比較好。

搬入深山整整一年後,我期待的一天終於到來了。那天村子裏年紀最大,八十多歲的鄰居阿婆剛巧回來收薑。跟她聊天,問她有關碉樓的故事,不過她也不知道碉樓到底幾多歲,只記得在她小時候已經蓋好了,她說,「應該有百多年歴史吧!」

鄰居阿婆的房子就在碉樓旁邊,我跟她說,我想入碉樓參觀啊!她問:「你不怕嗎?」我說「我有頭燈!」我再問「裏面穩陣嗎?」她說「穩陣啊!」

於是,我回家穿好雨鞋,帶上手套和頭燈。穿過祠堂,我來到碉樓大門前,抬頭仰望這幢䇄立了過百年的建築,雙手合十閉起雙眼跟她禱告。感謝碉樓的存在,一直眷顧著這條村莊。感恩我們的相遇,希望她准許我進入她的空間,閱讀她的故事,認識她的歴史。

戴上了頭燈,慢慢走入了碉樓。從前經過碉樓門口的時候也有探頭看了看裏面,不過這次親身踏入這個空間還是被面前景象嚇了一大跳。地下樓層周圍被各式各樣的雜物佔據了,而這些雜物很明顯都是屬於近代的:塑膠容器、玻璃瓶、月餅盒、發泡膠箱子、鐵絲網、竹籃子、大木桶、瓦缸、金屬煲,還有幾包硬掉了的水泥。木門門框上的鐵釘掛著爛掉了環保袋和紙袋,另一面泥磚牆上打上了竹釘,掛著一個巨型紅白藍膠袋。

大門右邊有一間開著門的小房間,放著一張歴史悠久的單人木床,床上床下同樣胡亂堆滿了雜物:紙箱、膠桶、鐵桶、竹籃、雨傘、舊鞋子、舊水管、老鼠籠。旁邊是另一間小房間,不過卻上鎖了,雖然門閂和鎖頭都已經生鏽。

大門左邊是一間大房間,它的木門半掩著。我慢慢把兩扇門推開,房間內的物品相對整齊,應該是鄰居阿伯暫放的東西吧?門後是一大捆農用的紗網,旁邊整齊排列著不同大小的瓦缸、木桶、膠桶,它們前面,放著一大桶噴霧式除草劑。

房間左邊盡頭是一張木製雙人床,看來有一定的年份,突然我想起了《胭脂扣》裏張國榮送給梅艷芳的那張大床。床下底堆放了過百隻不同大小不同圖案的陶瓷飯碗。

房間右邊盡頭是一個充滿歴史感的巨型木衣櫥,裏面堆放了年代久遠的衣服。櫃底發現了數個舊式熱水瓶。

離開大房間,碉樓地下盡頭是一條一人闊的木樓梯,旁邊牆壁依靠著一個大大的鐵製牛犁田工具。花了半小時在地下樓層,是時候上樓上了。用腳試了試梯級的穩固性,然後一手扶著牆壁,再一步一步踏上木樓梯,我來到碉樓二樓。
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