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/09/14

「尼泊爾的微笑」籌款資訊

(咳咳~~)
一連三個星期六的演講馬拉松
終於終於終於完滿結束了
謝謝各個主辦單位的邀請
也謝謝八方好友大駕光臨
今天
點算了「尼泊爾的微笑」籌款箱
善款數目一共是港幣$3,850
衷心感激大家的厚愛和支持呢
待我和當地友人確認重建詳情後
會再次在這裏公佈善款確實用途啊
我們,分享善心
他們,分享微笑
Namaste
(雙手合十中~~)


2015/09/07

新書《推薦序》


n  胡鳳意 - 《信報》副刊旅遊版編輯
「讀Odia的文字,實用與分享並重,既有有趣的旅遊故事,又有實用的背包貼士,讀著讀著,彷彿已與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旅行距離拉近了不少--這是她文字中的魔力。她的文字平實不造作,就似她在你旁邊訴說與你分享,少了名人旅遊的那點浮誇,或者是旅遊天書的商業味,教人不禁追看下去。」

n  陳國康博士 --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/ 香港城市大學輔導長

Odia 的遊記,能感受到甚麼是真正的「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」。她以第一身的經歷,讓我們透過文字,跟隨她四處流浪,在森林,在街道,在人群中 ... 看見這個世界是怎樣的;這也許不是完美的世界,旅途有驚有險,但這是一個真實的世界,絕不是坐著旅遊巴士住在星級酒店可以碰到。

n 葉萬壽先生 「心自寛」輔導及訓練服務創辦人/ 心理治/培訓導師

「本書特別之處,不單是作者我手寫我心,將幾個不同旅途,躍於紙間,有如攝影師般,如夢如風如水,留下倩影與芳踪。一個尋夢者,一個單身上路的女孩子,如何放下香港安定生活,按著心靈的呼喚,踏上一個常人不敢想像的旅程?她不單敢於想像,也敢於實踐!我最欣賞她的地方,不單是不按理出牌般的性格與勇氣,還有在旅途中,反思的闊度與深度!」

n  莫皓(野人) - 自然脈絡】創辦

「看畢這本書,你看到的不單是一些旅行的點滴,更多的是點滴背後的所感所悟,人存在於世上不是為了自己的享樂,而是應該善用自己的能力去做點事,做點對人或對環境有益的事。」

n  徐影珊 -星島日報旅遊版記者
「這位女孩(從前)因工作關係長駐中東巴林,在執勤以外的工餘時間,買廉價機票飛附近的城市暢遊,她選擇做背包客,逐一了解最陌生的國度。……當時的經歷,大概為她種下日後繼續浪遊體驗的果子,細味生活的甜酸苦辣,反思自己所得所失,對旅遊就有另一番感受。」

n  殷寶棋 - DBC數碼電台節目主持

這種簡樸是她的旅遊態度、生活態度,甚至做人態度。當我們每天都在繁華都市中忙不過來時,她拿出勇氣放下一切,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,……願你我能從她的旅程中,看到自己的不一樣,踏出一步,向不一樣的自己進發,尋回當初的簡樸人生。

n  王志海 Brian – 司儀、節目主持

實現夢想是需要時間、 金錢, 和勇氣, 試問,又有多少人能一嘗圓夢的滋味呢?……她一個人毅然離開穩定的生活與工作, 走進陌生地方, 與不相識的男人共用一張床,單人匹馬嚇退惡意之徒,一邊行,一邊盤算下一個落腳點, 還有, 在兩個半月內她只花了不夠港元$4000!可以的嗎?在眾多的不可思義當中, 我希望找到我心中那些「為甚麼」的答案。


自序
「寫作並不是一個人的事。原來,自己是可以透過文字作為分享某種訊息的媒界,作為啟發別人某種信念的方法。

背包旅行,是我其中一種實現夢想的方法。也許,每個人的夢想都不盡相同,但最重要的是,有沒有那份出走的心,離開安舒區的勇氣,向著未知進發的決心,擁抱夢想的熱情。夢想不是容易達成的,就是因為困難,只有一步一步向前走,逐少逐少克服難題,享受過程中的高高低低,圓夢的故事才顯得完整,更叫人難忘,更讓人驕傲。

從沒忘記自己社工的身份,雖然不再以此為正職,但心中卻常常保持那一份使命,「助人自助,生命影響生命」。但願各位有緣人在書中也得到一點點啟發,決心出發尋夢,大步跨出安舒區,勇於向未知挑戰,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夢想之旅。」


2015/09/01

把旅行的感動延續 (新書後記)

「旅行最美的風景是人不是景,旅程中最深刻的是那滿滿的人情味,真正的施比受更有福,還有那簡單生活的方式。仍然記憶猶新的是那一張張把我視為親人一樣的臉孔,那一次次不求回報的幫忙,我希望能夠透過各種分享途徑把這一切告訴大家,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夠把這一切在自身上實踐,在生活中展現。旅行不應和生活分割開,我們都可以把旅行的感動延續,把那些感動融化成生活的一部分。」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流浪了一個整年,旅程結束原來也有半年了,可是,旅途的片段卻像從沒有停止播放一樣。

回來香港後一直在忙,忙著把旅程的故事結集成書,忙著接受電台報紙訪問,忙著和學生和大眾演講分享。一次又一次重覆旅途的故事,一次又一次啟發更多人踏上旅途,向心中那個夢想出發。

其實,旅程就是那一年的事情,旅程完結後卻仍然把時間放在有關旅途的事情上,是不是還是未能放下呢?是不是和自己所提倡的「活在當下」矛盾呢?是的,剛回港的時候自己常常有這種想法,旅程已經結束了,是時候開始新的一頁,開展新的一章。不過,這的而且確是人生中第一次長途旅行,實實在在有太多太多的難忘事,太多太多的感動與成長,不是旅程結束就代表完結,回到香港就可以立即放下的。

也許,旅程的結束,只是等同經歷的完結,我卻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反思去消化,去成長去應用所經歷的一切,否則旅程完結卻像發了一場夢,到達終點卻像回到了起點,整個旅程所有經歷便白白浪費了。

為甚麼旅行的時候總是感到無比快樂和自由?為甚麼旅行完結後就不可以繼續?旅行中我體驗到旅途的無常,只有勇敢面對那個當下,誠實面對自己,最後才能一步一步跨過難關。原來,所有高低起跌都是旅途中的風景,唯有每個當下的自己才是實實在在的。好好和自己相處,聆聽內心的呼喚,順著最直接的心意向前走,才能造就每一刻都感到快樂和自由的自己。

於是,回來香港後不想因為賺取固定收入而去找全職工作,只想好好善用自己的時間,做一些令自己無悔和值得的事情。每一刻都感到快樂和自由是我旅途的感悟和得著,而把旅程的感動宣揚和傳播開去是我給自己定下的新方向,給自己訂下的新挑戰。

旅行最美的風景是人不是景,旅程中最深刻的是那滿滿的人情味,真正的施比受更有福,還有那簡單生活的方式。仍然記憶猶新的是那一張張把我視為親人一樣的臉孔,那一次次不求回報的幫忙,我希望能夠透過各種分享途徑把這一切告訴大家,但我更希望自己能夠把這一切在自身上實踐,在生活中展現。旅行不應和生活分割開,我們都可以把旅行的感動延續,把那些感動融化成生活的一部分。那份無憂無累的快樂,那份對所有事物的好奇心,那份對每一個相遇的人產生的感動,由自己開始,把它們帶回生活裏延續,到那裏旅行不再是重點,因為我們每一刻都可以活得快樂,活得自在,活得無悔。

可以怎樣把旅行的感動延續?沒有刻意的計劃,計劃卻慢慢在生命裏浮現。既然會到尼泊爾行山,不如多帶一點物資出國,沿途送給山區學校學生,於是我發起了網上募集文具活動;在尼泊爾旅行一個月相安無事,回港後一天那邊就發生大地震,既然旅途中拍攝了許多感動人心的相片,不如就舉辦一個「尼泊爾的微笑」明信片募捐活動,鼓勵大家踴躍捐款救災;既然有機構願意贊助印刷明信片,不如主動把明信片贊助給各家籌款機構,讓他們作義賣籌款,以支持更多重建工作;發現捐文具的學校已倒塌,所在山區從沒任何救援組織到訪,學生今時今日仍然在帳篷裏上課,也許我可以嘗試親身募捐,鼓勵大家幫忙支持重建這間貧困山區學校。這一切一切,都是因為我希望可以多行一步,把旅行的感動延續。

讓我們一起當個地球村村民,出走到世界各地的同時,把愛和祝福送到每個角落,送給每一個有需要幫助的人。